幼儿园中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时间:2024-04-25 14:58:53
幼儿园中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幼儿园中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1

设计意图

《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故事内容幽默有趣,尤其是故事中小动物的形象生动可爱。故事中的角色对话都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语句,特别适合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的孩子学习,而且故事中加入了对动物齿痕的学习认识。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要在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中逐步发展,教师应为幼儿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我选取了这个简单有趣,又涵盖一定知识的故事作为教材,并把它设计成了一节中班的绘本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学习使用重复句式复述故事。

2、感受故事的幽默有趣,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并能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判断。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故事的复述,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活动难点

比较咬痕的不同,并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ppt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发幼儿翻阅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把一本书拍成了照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瞧,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呢?(一个大饼)

2.师:咦,仔细观察,这个大饼怎么啦?这会是谁咬的呢?猜一猜。

3、师:这又是谁的饼呢?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

二、欣赏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一)ppt1

师:看看这个大饼是谁的?教师讲述故事。

(二)ppt2

1、师:小猪睡得真香,等它一觉醒来的时候,这大饼怎么样了?

2、提问:会是谁咬的呢?小猪觉得很奇怪,于是它决定出去问问。你们想不想也当警察查一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咬过的痕迹,是什么形状的?

(三)ppt3

1、小猪碰到了小鸟,你猜它会怎么说?(让幼儿学说: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你觉得这会是小鸟咬的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对动物进行仔细地观察,发现小鸟的嘴是尖尖的)

3、教师继续讲述(小鸟在大饼上—果然不是你)

4、师幼学说小猪与小鸟之间的对话。

(四)ppt4

1、小猪又碰到了小兔子,小猪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你认为是这只小兔子咬的吗?为什么?继续讲述。

2、哎呀,这既不是小鸟咬的,也不是兔子咬的,那会是谁呢?我们继续看下去。

(五)ppt5、ppt6:狐狸和鄂鱼

1.那是它们两个咬的吗?为什么?(小朋友们太聪明了)

2.可是小猪不知道,它问狐狸和鄂鱼,我们一起来说:“是你们咬了我的大饼吗?”

3.哪个是狐狸咬的?哪个是锷鱼咬的?

(六)ppt7

问了那么多,还是没找到,这时谁来了?(河马)噢,那一定是河马咬的,你们觉得呢?为什么?

(七)ppt8

河马张开了大嘴,轻轻地咬了一口。哎呀,大饼会怎么样呢?

1、小猪看了看河马咬过的大饼,伤心地大叫,啊?小猪为什么那么伤心啊?

2、那到底是谁咬的呢?让幼儿猜猜并说出理由。

3、教师讲述:你们看,原来小猪找了好久咬大饼的人,还是没有找到,却把大饼吃得快没有了,此时小猪的肚子饿得是咕咕叫,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

(八)ppt9

1、提问:小猪咬在哪里?你发现了什么?前后进行对比。

2、小结:原来是小猪自己睡着的时候咬的呀!(哈哈,小猪还傻傻呼呼的在说:“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

1、谁给故事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引导幼儿今天小猪一直在查一个什么问题?)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3、提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猪?

4、小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嘴巴有大有小,所以它们咬出来的形状也不一样,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小猪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们,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嘴巴咬出来是什么形状的呢,我们一起到教室里去咬一口饼干看一看吧。

附故事

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得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兔子说:不是我,你看——”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你看——”。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鳄鱼说:“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河马张大了嘴巴……轻轻地咬了一小口…… “啊”?

小猪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他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幼儿园中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2

活动目标

能运用观察讨论并尝试猜测的方法,理解绘本画面内容,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并能根据咬痕判断是哪种动物。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观察讨论并尝试猜测的方法,理解绘本画面内容,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重点)

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并能根据咬痕判断是哪种动物。(难点)

活动准备

课件PPT 轻音乐 小猪头饰1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小猪。

1,出示小猪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今天老师看到小朋友太可爱了,所以老师我太喜欢你们了。今天来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我的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 芝麻关门我看谁在偷看啊?芝麻开门,

提问:这是什么啊(小猪)可爱吧?喜欢他吗?今天我们讲的就是关于小猪的故事。想听吗?

2 展示PPT第1—2页,引语:小猪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猪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猪做了一个好大的饼,累得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问题:小猪的大饼被谁咬了一口?请幼儿观察,想一想。你想会是谁那?帮助小猪想一想!会是那些小动物那?

二、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

引语:小朋友帮小猪想了这么多哪,让我们和小猪一起在这里找答案吧!

1.展示PPT第3—4页:问题:小猪找到了谁啊?(小鸟)怎么问哪?幼儿自由回答老师总结。“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小鸟。“不是我 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一样”

2.师幼扮演角色表演小猪和小鸟的对话,加深对这两句话的记忆,为下边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老师当小猪你们当小鸟我们来演一遍他们的对话“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小鸟。“不是我 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是你。”小鸟咬的像什么呀?(三角形)

3.展示PPT第5—10页:对各种动物肢体语言的模仿和对话及对各种动物咬痕特征和谁咬的进行了解。

小猪又找到了谁呀?(兔子)说什么啊?师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兔子。“不是我 你看——”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一样”小猪又找找到了?(狡猾的狐狸)怎么问啊?“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狐狸。“不是我 你看——”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是你。”狐狸咬的像什么呀?(三角形,比小鸟咬得大)小猪还是没找到伤心地走着!找到了鳄鱼怎么问啊?“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鳄鱼。“不是我 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是你。”鳄鱼咬的像什么呀(锯,尖尖的)。

4.展示PPT第11—13页:伤心的小猪还是没有找到凶手所以就还找,找到了河马怎么问哪?“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河马。“河马张大了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小猪看到河马咬掉了那么多小猪尖叫了一声“啊——”的大饼呀!问题:变得更小了.小猪找到凶手了吗?小猪还是没有找到。

5.展示PPT第14页:小猪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我们来看有什么变化(看课件)请幼儿想一想:小猪找到凶手了吗?幼儿与同伴互交流说一说。谁是凶手啊?小朋友自己说!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课件PPT 轻音乐 )请幼儿给故事起名字,鼓励幼儿大胆去想,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谁咬了我的大饼。

1.我们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吧?(互相交流)让幼儿自己大胆说。这本书的作者给他起了一个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名字。好听吗?你们说一变。

师幼表演故事,让幼儿自选较色:小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等,听故事带头饰表演。幼儿自己找到自己的咬痕!

四、在表演活动中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小猪说“今天太谢谢你们了,帮我找到了咬饼得人原来呀是我,嘿嘿”真的谢谢你们!我们一起去吃饼吧?

教学反思

在本活动中,幼儿能掌握故事内容,并能大胆想象与猜测,在角色表演中掌握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幼儿能通过对比猜测动物的牙印。在第一次试上的时侯,使用PPT,效果不理想,由于是第一次给他们上课见到陌生的男老师幼儿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有点害怕,所以活动中幼儿不是很主动,而且兴趣也不浓。发现不足之后进行修改,然后再次试上,这次幼儿已经对我有点了解先播放PPT大饼图片进行讲述,幼儿对动物的牙印很感兴趣,很乐意去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在播放PPT完整欣赏故事。在故事的开始时,有个别幼儿已经猜到是谁咬了大饼,但不确定。还有个别幼儿说是小猴咬的,当时我很着急,因为小猴不是故事中的小动物,在通过多次的对比、验证、猜测之后,最终找到的答案,而且还从中了解了动物的牙印与牙齿的关系。但是在最后欣赏PPT时,我们在前面已经揭晓了故事的结局,解开了悬念,所以幼儿讲述的积极性不高。在第三次试上时我们将悬念留到了欣赏PPT的时候,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最后在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来之不易的结果让幼儿很开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欣赏PPT时插入了音乐,这样声图并茂,提高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小百科:饼是人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种类很多。如:枕头饼、油锅盔、煎饼果子、葱花饼等,中国人把“饼”吃出了花样,而在国外,人们对“饼”也是钟爱有加,有许多独特又美味的烹饪方法。

《幼儿园中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