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教案

时间:2024-04-25 15:01:39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的变异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的变异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生物的变异过程

二、知识回顾:

1.人的性别遗传,科学家们最早将注意力集中在什么的观察上?

3.为什么说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三、导读提纲:

(一)阅读课本P87页《变异的类型及意义》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变异?2、影响生物变现型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4、小组交流:图4.4—13中的变异各属于哪一种变异类型?

5、变异有什么意义,在生产实践上有什么应用?

6、看了图片之后,试着分析高产奶量牛是如何培育出来的?注意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巩固练习

7、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7、看了图片之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

四、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变异的是()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2、在测定某种数量性状时,所选择的对象至少为()

A.2个B.4个C.30个D.15个

3、在生物变异的遗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环境引起的性状的变异B.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的变异C.环境因素的影响

4、用X射线处理过的西红柿幼苗,能够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番茄的体积增大一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增加了一倍。这种变异能否遗传()A.能B.不能

5、经过下列处理的种子,哪一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

A.经过极高,极低温度处理过的西瓜种子B.小粒玉米在肥地结出的大玉米种子

C.经过γ射线处理过的芹菜种子D.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过的甜瓜种子

6、下列哪种培育新品种所用的时间最短()

A.人工选择繁育培育新品种B.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

C.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D.自然选择

生物的变异教案2

教材分析:上节已讲遗传,本节讲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举例说出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4、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科学探究生物变异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深刻认识生物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和讨论法

教学用具:两个品种的小麦若干,关于变异种类的挂图,和变异现象有关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二片叶子

(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

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

(二)变异的原因

1.外界环境的影响: 播放有关的资料,每个学生发放2--3个花生。学生讨论热烈。

提问,讨论:产生花生性状变异的原因?

(可多让几个学生回答、讨论,最后老师给予总结。)

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

提问,讨论: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

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提问:什么因素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

2.遗传物质的变化:

提问,讨论: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种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呢?

我们从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若这个孩子是单眼皮,他的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Aa。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传给了他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说,他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父母有了差异,因此产生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他的这种性状可以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他的后代。

小结: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根据以上变异的原因,我们将变异分为两类:

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请同学们再分析两个例子。(1)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2)某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为什么?

提出问题:是 ……此处隐藏17814个字……p>一、教材简析:

《遗传和变异现象》是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一节,教材主要从三方面:1、通过比较个体间性状的差异,使学生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通过欣赏和评价两幅19世纪的漫画,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3、通过课后的性状调查和思考与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领悟;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从而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世界遗传的多样性,为今后学习生物的进化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从未学习过遗传学的相关知识。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相关内容或观察过此类现象。只是未能上升到理论的层次。这已经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的基础。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理解、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这些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总结。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能列举和辨别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调查、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使学生了解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名词。

2、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2、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幻灯片展示:2组同学们熟悉的明星照片,请同学们观察照片中的人物在外貌特征上有什么共同点,以此导入新课: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新课。

知识点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

1)小游戏:

①猜一猜:这分别是谁的眼睛?

(引出名词——形态特征)

②猜一猜:这是谁的声音?

(引出名词——生理特性)

由以上两个小游戏引出:性状

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

2)思考:同种生物同一性状表现类型相同吗?

3)根据性状的概念说出葡萄的性状。

展示同种生物同一性状表现类型不同的图片,从而引出:相对性状

2、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展示4组图片,判断图片中的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

2)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讨论:

①在活动最后,有没有人和报告者一起站立?说明了个体间性状表现是否完全相同?

②根据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两个人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

3)你能行:辨别下列哪些是相对性状。(对性状和相对性状进行巩固)

知识点二:遗传和变异

1、遗传

1)小游戏:寻找亲人

2)活动:欣赏和评价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新鼻子》《旧砖上脱落的碎片》。

讨论:

①《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脱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

②哪幅漫画中表达的生物学现象是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请同学们说说以上两项活动的体会: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性状有相似性,说明性状可以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从而引出: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3)展示4组与遗传有关的图片。

4)思考: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性状一定相似吗?展示3组有亲缘关系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他们之间的性状差异。从而引出: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存在。

【生物的变异教案】相关文章:

1.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

2.新陈代谢生物教案

3.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4.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5.生物说课稿三篇

6.生物教学计划

7.生物教育教学反思

8.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反思

上一篇:语文教案《小壁虎借尾巴》 下一篇:动物走路幼儿园教案 最新推荐 1倒计时大班教案 2小雨沙沙音乐教案 3老鼠大班美术教案 4《会跳舞的糖》教案 5小学音乐教案 6《大吊车》教案 7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 8《网小鱼》教案 9《社戏》教案 10中班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 11开火车教案 12《颐和园的廊与画》教案 13《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14聪明的小鸡大班教案 15小学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16幼儿园中班教案《好孩子》 17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18中班美术教案 猜你喜欢 1教案2教学总结3教学反思4考试资料5复习资料6幼教资源7手抄报8简笔画9剪纸10初中作文11高中作文12读后感13教材课本14语文课本15数学课本16英语课本

Copyright©2023课堂网 版权所有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mobile|ios|android|BlackBerry|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transcoder)/i))){ document.write('<\/script>'); } else { document.write('
《生物的变异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